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   时间:2024-09-16   点击数:

教育部简报〔2024〕第26期

  华东师范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要求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着力深化学习阐释、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源头培养,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学习阐释,筑牢思想认识根基。一是系统推进学习。将培育弘扬教育家精神纳入校院两级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新入职教职工培训、新上岗研究生导师培训、青年骨干理论培训、海外归国教师研修等重要培训班次“必修”内容,切实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二是深化学理研究。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预研究”“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设立专项,凝练形成“教育家精神的历史发展与传承创新”“教育家精神与立德树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及其制度优化与政策调整”等方向主题,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以研促学、以研促践。三是加强咨政建言。统筹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等校内智库基地和校外各界专业力量系统开展调研,提出“强国之师锻造工程”“打通教育强国建设掣肘点”等建议,“关于提炼和弘扬教育家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获全国人大采纳。

  健全工作机制,激发师德建设自觉。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全校“一盘棋”工作体系,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形成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协调、各责任单位协同联动的“大教师”工作格局。层层压实责任,实现在各院系级党组织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各教师党支部配备“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两个全覆盖”。二是强化规范约束。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将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融入教师队伍“选、育、管、用”全过程。出台《师德考核实施办法》《预防与处理师德失范行为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强化教师职业自律。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和教育行业从业禁止制度,切实做到“零容忍”。三是强化示范引领。优化教职工表彰奖励体系,修订《育人贡献奖、学术贡献奖、服务贡献奖评选办法》,突出立德树人和卓越贡献导向。加大典型选树,培育创建21个“立德树人教师团队” ,覆盖各学科教师281名。挖掘校史中的师德资源,上线“师大名师库”,落成“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孟宪承、刘佛年教育成就陈列室等场馆,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潜心从教、传承师道,形成竞相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专业成长支撑。一是分类提供发展支持。面向青年人才,实施人才引育“新双百计划”,鼓励“领军引路+青年提速”式的学科交叉研究和团队培养模式,设立青年发展基金、海外出版发表、精品力作培育等各类科研资助项目,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针对高层次人才,实施战略科学家培育计划,以重大基础研究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抓手,探索“战略+科学”“科技+资本”“创新+创业”等培养路径。二是营造鼓励创新开放的发展生态。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职务科技成果100%赋权给科研人员,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和教师创新创业全流程支撑体系,解决成果转化过程中“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等痛点问题。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推动外国专家深度参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柔性引进外籍教师来校开展前沿讲座、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近五年举办18站、30余场次全球专场人才恳谈会。三是推进教师评价“破五唯”改革。持续完善“代表作制”评价机制,将智库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等纳入评价体系,鼓励具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工程实验人员破格晋升高级职称。根据科研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工作性质,探索长周期考核评价机制,将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加强源头培养,增添队伍建设动能。一是创新选拔方式。建立开放式师范生招生选拔机制,按照国家政策每年招收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国优计划”学生,并向全校本科生开放教师教育课程,为有志从教的优秀非师范专业学生提供通过转专业、转师范方向等方式就读师范专业的机会。创新教育学科研究生招生模式,设立“佛年教育学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每年在推免生中跨学科收录学生,并在硕士二年级组织开展硕博连读遴选,聚力培养高素质教育学创新人才。二是夯实专业素养。实施“一流专业教育+一流教师教育+一流智能教育”的师范生培养模式,依托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大夏学堂” “水杉在线”“一平五端”等集“学、练、测、创”于一体的在线教学与混合式教学辅助平台,开设师范生智能教育素养精品微课程、训练营。制定本研衔接一体设计的师范生公费教育培养方案,根据本科阶段侧重专业教育、研究生阶段侧重学术训练和实践拓展的培养要求,通过加强基础课程、跨学科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夯实师范生的学科基础,引入前沿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三是完善实践教学。构建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20余个省份签约建设160余个教育实习实践基地,选聘130多名基础教育教师担任兼职导师。创新“影子校长”实践育人模式,在全国建立联盟校908所,提供跟岗中小学校长“如影随形”实习实践,在真实教育管理情境中感悟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实施“卓越教师海外研修计划”,主办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引导师范生以全球视野理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 2022 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 评建办公室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巨野河办事处英才路2号